English

依靠科技求发展 竹藤业前景灿烂

1998-01-0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北鹰 我有话说

我国目前毛竹年产量为4亿根,杂竹年产量1200万吨,鲜笋年产量为160多万吨;竹业年产值120多亿元,年创汇4亿美元。作为世界上竹林面积、蓄积量及年产量均居世界各国之首、竹藤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我们还能不能让我国的竹藤业再上一层楼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

不久前被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推选为联合主席的江泽慧介绍说,由于当今世界面临着严峻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所以,竹藤类植物以其林业生产周期中的长中之短、慢中之快和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而越来越受到各个适宜发展竹藤的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在世界上,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竹藤是十分重要的资源。据统计,世界上有近四分之三的人口与竹藤密切相关。竹藤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竹藤业已形成一个新兴产业,成为与花卉业、森林旅游业和森林食品业并列的四大林业新兴朝阳产业之一。但是,我国竹藤业从总体上来看,还不容乐观。粗放经营的竹林仍占60%以上;很多竹加工企业低水平重复,效益不高,资源浪费严重。因此,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竹藤培育质量,加速低产竹林改造、增加丰产竹林面积,对竹林实行集约经营已成为各地竹林培育的重要发展趋势。湖南省近年来一直把低产竹林的改造作为提高竹林效益的重点来抓,到现在共完成低产竹林改造6.8万公顷,垦复14万公顷,年均每亩比未改造的增加新竹25根,竹杆鲜重增产325公斤,胸径增粗1厘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安徽省广德县通过对毛竹低产林的改造,年均每亩立竹增加产值910元。

“增加科技含量,是科技兴竹的最有效的途径”,江泽慧娓娓道来。她说,竹藤植物具有速生、丰产、适应性强、再生能力强、用途广泛及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因此,大力开展竹藤科学研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竹藤资源,将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减少木材消耗;对于促进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资源和环境保护,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具有悠久的竹类栽培与加工历史,已经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竹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对竹藤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利用。特别是80年代以来,我国在竹藤种园建设、竹藤丰产技术和综合加工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还积极向国外介绍竹藤业方面的科研成果,先后为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20多名科技人员,为国际竹藤事业的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近年来,随着科技兴林战略的实施,我国竹藤主要产区业十分重视向科技要效益,积极引导竹农走科技兴竹的路子。福建省专家教授面向竹产业主战场,在全省开展30多个竹藤类科研项目,协助建立各类科技示范林1.3万公顷,3年来举办各种竹藤类科技培训班2800多期,受训人数达20多万人次。浙江省先后推广了毛竹周年采伐及其配套技术等10余项科研成果,这个省的遂昌县通过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推广,每年净增产值600多万元。

江泽慧微笑着说,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国竹藤业发展前景,无疑是灿烂辉煌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